立志教育 辛勤耕耘
刘光余,男,中共党员、民进会员,合肥工业学校高级讲师。安徽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教师;校首届“十佳最美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所带班级多次获省市级先进班集体。
刘光余老师1984年参加工作,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政治课教师。这位外表文静、瘦削的政治老师,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他全心热爱的教育事业上。
夯实业务,不断进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刘光余老师把练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他始终认为把课上好就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平时他在教学上,熟悉学科课程标准,掌握学科教材体系,研究教材各篇、章、节的内容,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写好教案,刻苦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他从不轻慢课堂、不应付学生,每天走进教室面带微笑,眼中饱含喜悦,用积极的情绪、主动的心态,用广阔的知识面加之诙谐、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的理论化解成浅显的道理,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中,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深受学生的喜爱。
关爱学生,让学生喜欢你
刘光余老师非常欣赏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句话“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结束。”
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尚未成熟、懵懵懂懂的孩子,如果他不喜欢你,他就不相信你的一言一行,任何崇高的使命和宏大的目标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果学生喜欢你,他就会相信你的每一句话,他就会和你合作,你就会感受“教学相长”的快乐。
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老师的“最爱”,让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都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那么,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断地督促并帮助他们前进。
让学生喜欢你,你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孩子最温暖的关怀,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提出最中肯的建议、甚至批评,在学生的进步中,你还要有足够的教育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聆听那花开的声音。
对孩子们多一点适时、适性的鼓励声音,让不同的孩子都能充满自信的行走在校园里,让所有孩子们每节课都能昂首走进教室,在各种场合,总是鼓励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声音、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的教师必定会深受学生喜欢。
以人为本,熔铸爱心
学校教育中,常常由于有一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就会形成团结上进的班风,全班同学也就会藉此而获益终生。刘光余老师带过初中、综合高中、对口升学(包括美术、体育)、中职班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纪律,最应该着力的是,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需求,关注他们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他们小组、宿舍、教室的氛围,并予以适时、适性的帮助和指导。
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觉成功!在工作中,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特别是所带的班级,大多都是“双差生”,刘老师为每位学生都建立了档案,制定了详细的家访计划,尤其是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呕心沥血,时刻把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点燃他们的梦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在民主化的管理情境和人文化的精神情境里,每个人都从个体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荣誉。班集体拥有和谐、团结、积极上进的氛围,刘光余老师所带班级每次在学校综合评比中都名列前茅,多名学生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以及技能大赛国赛、省市级一等奖。班级也多次获市级先进班集体,同时是我校唯一获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的班主任。
与时俱进、勤于思考
刘光余老师认为一位教师如果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不关注教育动向,没有广泛阅读,不参与教育研讨,没有深度的教育反思,随遇而安,日复一日,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落伍的教师,成为一位刻板的教师,一位缺乏情趣的教师,一位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之余,刘光余老师深入实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撰写《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调研报告在市政协主席会议上作主题发言,获得好评。
2014年8月跟随民进安徽省委走进安徽农网职业教育改革论坛,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受聘“中国星火网安徽站”专家。
2013年、2015、2017、2019年四次代表合肥市教育局组织市青年教师并率队参加安徽省教学技能比赛均获第一名佳绩。
多次为校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做专题辅导。
职业教育要不断发展,墨守成规是万万行不通的,需要不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企业对学生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刘光余老师作为校建筑工程施工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负责人,认真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扎实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受到社会、企业的欢迎,2018年4月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刘光余老师在职业教育清苦繁重的工作环境下,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多年如一日,辛勤劳动,日夜耕耘。正是千万个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贡献的普通教师,用生命的烛光,照亮了莘莘学子的灿烂未来,用坚强的脊梁,支撑起中国职业教育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