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管理制度 > 正文
合肥工业学校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来源: 时间:2022-03-17 浏览: 部门: 作者: 审核:

合肥工业学校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0-2023)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代化发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办好公平有质量的典型教育,以质图强,制定学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着力夯实基础、短板,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服务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对接更加紧密、匹合度更高,同人民群众的期待更加契合,层次结构合理 

学校办学定位更加清晰专业设置和人才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每年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优化,评价体系更具职教特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全面深化

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整体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有效支撑合肥市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基本原则

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加强校党委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固本强基,综合改革。聚焦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学校发展基础。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标准先行,试点突破建立健全我校办学标准体系,完善标准落地工作机制。以打造提质培优为抓手,推进关键改革,突破瓶颈制约,打造我校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和品牌,带动我校大改革大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统筹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加强艺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建设,强化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加强校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业务能力。广泛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建设一支阅历丰富、有亲和力、身正为范的兼职德育工作队伍。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全面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专业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估等。到2023年,将我校培育成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遴选1国家级名班主任工作室,遴选1个国家级德育特色案例。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开好必修课程,按照规定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实施我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德育管理人员、专职思政课教师培训。改革思政教师考核办法,将政治素质作为教师考核第一标准。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遴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实施情景式、案例式、活动式等教法,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到2023年,建成1个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凝练出1个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4.强化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2023年,学校力争成为优质中职学校,并打造1个优质专业。

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

5.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

深入推进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企业认可度。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与合作企业联合建设1个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6.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

建立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支持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建设1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生和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

7.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全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制体系,完善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办法,拓展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到2023年,遴选3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8.加强教材建设

完善学校校本教材规划、编写、审核、监管机制,鼓励教师编写反映自身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用好思政语文、历史统编教材的统一使用。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讲义式、活页式教材。

9.提升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质量

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公开制度,为行业指导、企业选择、学生学习、同行交流、社会监督提供便利。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推动学校“三有”课堂教学改革,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加强实践性教学,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鼓励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建立健全校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遴选1个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向课堂教学改革倾斜。

(六)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

10.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落实职业校数字校园规范我校作为以《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大幅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将我校建设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11.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面向公共基础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技能)课,建设3门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学校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组织实施

(一)工作领导小组

 长:孙健

副组长:张宗权、谢丹、董云霞、王承江

 员:全体中层干部、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

(二)加强校党委的全面领导

加强校党委对学校提质培优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的全面领导,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完善协同推进机制

学校将三年行动计划十四五事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确保改革发展任务落地。针对我校申报的任务,根据省市出台的提质培优具体要求指定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来共同完成。









             合肥工业学校承接国家三年行动计划任务书

(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响应国家要求,积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挥以赛促教促学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打造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宣传品牌。建好用好新型宣传平台,讲好身边的职教故事。常态化开展学校校园开放、企业开放日、面向学生的职业体验、职教成果展示等宣传展示及服务活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合肥工业学校

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