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何孝荣
摘要: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我国输送具有较高计算机操控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但在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太过成就,忽视了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学生只掌握了理论内容,并不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的这种情况,教师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自主学习任务、情景探索任务、师生互评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核心素养,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
引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设计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任务来激发出学生的内驱动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中职计算机教学本身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因为中职计算机课程内容教育枯燥,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缺乏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对中职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通过设计完善的具有趣味性的任务,以驱动学生完成学习,并在学生实际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
一、自主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是极大的。但在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跟随教师进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创设自主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专项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相关能力会得到培养。学生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这对学生综合成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选择信息技术设备”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可设置自主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完成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需要一个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设备。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其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了解是足够充分的,他们知道信息技术的载体无外乎各种多媒体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等。教师可以电脑为例让学生了解电脑的基础构造,并尝试着让学生能够连接信息技术设备,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设置。这种情况之下完全由学生主导的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二、情境探索任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探索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是极大的。但因为中职计算机课程内容较为深奥,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会遇到诸多问题,导致教师的情景创设欲望不足,情景创设并不完善,间接影响了学生的情境探索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创设情景探索任务,在现有的情境基础上使学生根据任务提示完成情境探索,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输入文字”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可设置情景探索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输入文字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想要快速准确的输入文字,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教师可基于某些打字游戏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只存在于电脑上的打字游戏转化为实际的游戏,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打字抓小偷游戏,教师可由一个学生进行打字,另一个学生按照学生的打字进度进行追赶,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索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评任务,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师生互评任务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措施。但在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大部分课堂评价行为由教师主导,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即可。并且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部单一其过度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开展师生互评任务,并通过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直言不讳的表达出自己对于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看法,教师也需要虚心学习,及时调整,进而营造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讲解“走进网络社会”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可开展师生互评任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讲解这一章节知识点时,教师可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对网络社会的看法写在纸上并进行师生互评,让学生与教师互相评价,让学生与学生互相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性的收集学生的意见,也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时,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氛围为基础,确保任务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高效的完成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创设自主学习任务、情景探索任务、师生互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左婧.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探讨[J].考试周刊,2019(45):157.
[2]郑洲.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新模式探赜[J].成才之路,2019(11):47.